硅胶娃娃出油是什么意思
莫年溪
副主任医师
15077人阅读 1个回答
不带套容易怀孕吗?
不带避孕套确实会增加怀孕的风险。避孕套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避孕方法,通过物理屏障阻止精子进入女性体内,从而有效避免受孕。如果在性行为中没有使用避孕套,精子就有可能与卵子结合,导致怀孕。
怀孕几率分析
怀孕的概率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女性的排卵周期、精子的活跃度、性行为发生的时机等。通常,女性在排卵期(即月经周期的第14天左右)怀孕的可能性最大。如果没有避孕措施,且女性正处于排卵期,怀孕的几率会大大提高。研究显示,正常的无保护性行为每年约有85%的几率会导致怀孕。
其他避孕方式
除了避孕套,还有其他避孕方法,如口服避孕药、宫内节育器(IUD)等。这些方法也可以有效降低怀孕的风险,但每种避孕方法都有其优缺点,选择时应根据个人情况与医生咨询。
不带避孕套会显著提高怀孕的几率,尤其是在排卵期。因此,若不打算怀孕,建议使用合适的避孕措施以确保避孕效果。
[详细]
苗稳兵
主任医师
3528人阅读 1个回答
避孕套是否免费?
避孕套的价格情况 在大多数国家,避孕套并非完全免费,但有些机构提供免费的避孕套。一般来说,避孕套的购买价格因品牌、规格和购买地点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药店、超市和网上商店,避孕套通常需要付费购买,价格范围通常为几元到几十元不等。
免费避孕套的获取途径 某些国家和地区的公共卫生系统或非政府组织会提供免费的避孕套,主要是为了促进安全性行为和预防性传播疾病。比如,在一些大学、社区卫生中心、性健康机构等地,免费避孕套可能作为性健康教育和推广的一部分发放。部分计划生育服务和慈善机构也可能为低收入群体提供免费的避孕套。
总结 避孕套是否免费主要取决于所在的国家和地区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在很多地方,虽然避孕套在商店中需要购买,但通过政府的健康项目或社会组织的支持,仍然可以免费获得。
[详细]
许妮冉
副主任医师
6435人阅读 1个回答
爱时间短的原因
爱时间短通常指的是性生活中的早泄问题,指的是男性在性行为中未能控制射精,通常发生在性生活开始后1-2分钟内。这一问题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心理因素(如焦虑、压力)、生理因素(如激素水平异常、神经系统问题)、以及生活习惯(如长期过度手淫)。
早泄的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 对于由焦虑、紧张等心理因素引起的早泄,心理治疗或行为疗法(如性治疗或认知行为疗法)非常有效。放松技巧、沟通和自信心的培养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性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 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药物治疗,如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药物,这些药物能延长射精时间。局部麻醉药物(如延时喷雾剂)也可用来帮助延长性生活时间。
生活方式调整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改善早泄问题。避免过度疲劳、戒烟戒酒、定期运动,以及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增强体力和性功能。
锻炼与生理训练 凯格尔运动等盆底肌锻炼能够增强控制射精的能力。通过有意识地训练和放松盆底肌肉,可以帮助提高性能力。
爱时间短的治疗需要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详细]
裴峻阳
副主任医师
2552人阅读 1个回答
延时避孕套的成分
延时避孕套是一种结合避孕和延长性生活时间功能的特殊避孕套。其成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外部材料 大多数延时避孕套的外部材料为天然橡胶乳胶,部分品牌可能使用合成橡胶(如聚氨酯),这种材料具有较好的弹性和舒适性。
2. 延时成分 延时避孕套的关键在于内壁的特殊成分,通常是含有局部麻醉成分的润滑剂。常见的麻醉成分包括苯佐卡因或利多卡因,这些成分通过轻微麻痹龟头的感觉神经,延缓射精过程,从而达到延时的效果。
3. 润滑剂 为了提升佩戴舒适度,延时避孕套通常涂有水溶性润滑剂。润滑剂不仅能减少摩擦,还能增强避孕套的贴合性和使用感受。
4. 安全性 延时避孕套的麻醉成分含量通常很低,且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不会对皮肤产生刺激或过敏反应。但对于过敏体质或敏感人群,使用时应特别注意,避免引发不适。
综上,延时避孕套的主要成分是天然橡胶乳胶(或合成橡胶)、麻醉成分如苯佐卡因、利多卡因及润滑剂,能够在避孕的同时帮助延缓射精。
[详细]
邱章炎
副主任医师
6464人阅读 1个回答
金戈的规格种类
金戈(Sildenafil),作为一种常用于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规格:
1. 25毫克规格 这是金戈的最低剂量规格,适用于一些对药物敏感性较高的患者,或者在其他剂量不适合的情况下进行调整。
2. 50毫克规格 这是金戈最常见的常规剂量,也是医生常推荐的起始剂量。大多数患者在此剂量下效果明显,且副作用较为轻微。
3. 100毫克规格 这是金戈的最大常规剂量,适用于效果不明显或50毫克剂量不足的患者。使用时需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以避免潜在的副作用。
金戈的不同规格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选择。患者应根据个体的健康状况、药物反应以及医生的建议来调整使用剂量。
[详细]